把握通勤空檔,趕了些電影清單,把小時代1.2解決完。
有如海報上的感覺,看起來是一部華麗且不符現實的電影。老實說,看完1會想喊WTF? 看完2青木時代則有點想翻桌...
劇情背景是經濟發展時期的上海,主角是四位小女生:林蕭、南湘、顧里、唐宛,在風光時尚的城市裡生活與學習、工作與成長,他們感情深厚,擁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人生觀。描述在學校生涯後期及即將步入社會時迎接層出不窮的挑戰,還有四位男主角顧源、宮洺、簡溪、崇光也與他們之間發生著千絲萬縷的情感交錯。
說深度嘛...真的沒有,也是據說第二集有稍稍為第一集平反些才一鼓作氣看完。
女主角林蕭是雙魚座,有著小女孩的個性,喜歡咬文嚼字,跟其他不同個性的好朋友一同生活並互相串連著。有影評描述這部片跟『富春山居圖』一般空洞、炫富,連套路都一樣,用財富及美色進行推砌,富春山居圖使用渲染方式,小時代則是假單純真虛偽,不少人吐槽這點。
也許以觀看者年紀來說,少女懷春的電影原本就沒什麼深度,看著主角們談些小情小愛,加上一些趣味元素。對於整天發白日夢的少男少女們來說,可以看部電影做做夢,畢竟這部電影主觀眾是青少年群阿~
當地日報評論他拜金,說「如果僅僅停留在物質創造和物質擁有的層面,把物質本身作為人生追逐的目標,奉消費主義為圭臬,是『小』了時代,窄了格局,矮了思想……今天,充斥耳目的如果都是《小時代》們,或者因為票房有利可圖,就無條件地縱容《小時代2、3》的出現,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引導社會思潮,小時代、小世界、小格局遮蔽甚至替代大時代、大世界、大格局,個人或者小團體的資本運作或許成功了,但是一個時代的人文建設和傳播卻失控了。」,但也因為電影公司表示在小時代2上會重點強調積極、勵志的正向價值觀。(但似乎沒有多大變化,所以我又誤看了一集...)
看到最後忍不住爬了導演郭敬明資料,單純覺得他只是想代入裡頭的作家-崇光一角而已 (嘆)
美國《大西洋》月刊還說這部片只是為迎合男性對女性渴望的幻想,除了給男性最好的東西,更表現了一種扭曲的男性自戀,渴望父權和控制女性身體及情緒的男性慾望...
看導演郭敬明是不是跟劇中崇光角色有些雷同?
為什麼劇中如此炫富? 沒辦法,人家可是排「中國作家富豪榜」第4位,除了不太聽別人的意見,砸錢買幾十萬人民幣的水晶燈、精品沙發拍攝,又居住位於上海靜安區豪宅,擁有3棟聯排別墅,一棟用來居住,一棟用來當公司,另一棟為會客室,內裝是水晶燈、豪華地毯與上百萬的茶几,豪奢程度令人咋舌的他怎麼能不拍出這樣的片。
不過若換位思考,喜歡小時代的觀眾們也許能短暫嚮往在紙醉金迷的上海生活,價值觀人人都有,但也人人不都一樣,不迎合大眾口味也是能創造票房也是郭敬明獨門之處吧!